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7篇
农学   11篇
  10篇
综合类   138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4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用气相色谱法研究淡紫拟青霉对辛硫磷的降解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法研究了淡紫拟青霉对有机磷农药辛硫磷的降解作用,并建立了从真菌菌液中检测辛硫磷残留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添加浓度为400μg·mL-1的辛硫磷经过淡紫拟青霉菌5d降解,降解率达100%。采用石油醚/丙酮(1∶1)为提取液,置40℃,110r·min-1振荡30min,石油醚萃取,浓缩,石油醚定容,经气相色谱测定辛硫磷残留量方法,其方法添加回收率范围为93%~99%,变异系数<5%。  相似文献   
92.
研究了9种化学杀虫剂对绿僵菌和粉拟青霉两种虫生真菌孢子萌发率和菌落生长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其对绿僵菌抑制力降低顺序依次为:辛硫磷>1605微胶囊剂>溴氢菊酯>乐果>甲基1605>氧化乐果>久效磷>杀螟松>甲基异柳磷。4种化学杀虫剂对粉拟青霉抑菌力降低顺序为:辛硫磷>甲基异柳磷>甲基1605>1605微胶囊剂。  相似文献   
93.
玫烟拟青霉液体培养中菌丝生长变化初步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液体培养中玫烟拟青霉(Paecilomycesfumosoroseus)生长变化初步观测的结果表明:在室内恒温26℃条件下,玫烟拟青霉生长最高峰在液体培养的30~40h阶段。先在室内恒温26℃条件下培养24h后,再于室内日平均温度30℃条件下继续培养,该菌的菌丝在第32~40h增重最大。  相似文献   
94.
通过对玫烟色拟青霉进行液体培养,结果表明: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液中的糖含量、酸碱度、菌丝生物量和产孢量均发生明显的变化。接种24-48h,菌丝生物量和产孢量均增长较慢;接种48-120h,菌丝生物量和产孢量增长最快;接种120h,菌丝生物量达22.43mg/ml,产孢量达11.8×107孢子/ml。培养液中Ph值和糖含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接种72h,营养液的Ph值由初始6.4降到5.16,菌丝快速生长和孢子大量繁殖的时期是糖消耗最大的时期,因此接种72小时后,适当调节酸碱度,对玫烟色拟青霉菌丝生长和产孢均有利。  相似文献   
95.
室内平板法测定了生防菌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 )PL050705菌株对柑橘慢衰病株根际主要真菌的拮抗能力,PL050705菌株对测试真菌均具有强的拮抗能力.田间试验的清水对照(CK)、PL050705+虾壳粉(p+p)、PL050705(p)、灭线磷(e)4个处理组中,p+p、P的处理组PL050705在柑橘根系周年均以保持高定殖量;p+p处理组PL050705菌株的B-P优势度指数周年保持较稳定高水平(0.444~0.526),P处理组PL050705菌株的B-P优势度指数周年呈下降状态(0.590~0.256);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ner指数)分别是P+p>p>CK>e.试验表明PL050705菌株具有良好拮抗与根际定殖能力,特别是与虾壳粉混合施用情况下,能周年保持种群优势度,并提高土壤真菌种群多样性.  相似文献   
96.
粉拟青霉南北株系、白僵菌的生理特性和毒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粉拟青霉南北株系(S-Pf和N-Pf)、白僵菌(Bb)在25℃下于水滴中的孢子萌发率分别为79.8%、67.2%和78.4%,而当相对湿度为90%以下时,孢子萌发率急剧下降.白僵菌孢子萌发率最适温度为25℃,粉拟青霉均为20℃;15℃以上,S-Pf孢子萌发率高于N-Pf,而15℃以下时则相反.在PDA培养基上,粉拟青霉南北株系产孢量基本相同;N-Pf最适生长温度、产孢温度为20~25℃;S-Pf则为20℃.在20℃以上,白僵菌对马尾松尾虫感染率高于粉拟青霉;而在15℃以下,粉拟青霉则明显高于白僵菌.  相似文献   
97.
三株丝孢虫生真菌对松墨天牛幼虫的感染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测定了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b050715,Bb060721菌株和粉拟青霉(Paecilomyces farinasus)Pf0607菌株对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的感染效应。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及粉拟青霉对松墨天牛幼虫的毒力有一定的差异,3株丝孢真菌侵染三龄幼虫后,均造成虫体血淋巴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且球孢白僵菌侵染后血淋巴中总蛋白含量明显低于经粉拟青霉接种处理感染后的虫体。供试3菌株中,球孢白僵菌菌株处理后天牛累积死亡率明显高于粉拟青霉菌株,对天牛幼虫感染的剂量效应参数分别为0.45,0.45和0.39,对松墨天牛三龄幼虫的毒力回归方程分别为Y=13.537X-4.6032(R2=0.97),Y=15.361X+0.444 4(R2=0.97)和Y=9.138X-3.100 1(R2=0.99)。在1.36×104~1.36×109孢子/mL下处理后第4d才出现死亡,Bb050715,Bb060721和粉拟青霉3菌株接种处理后第4~8d的累积死亡率分别为13.3%~80.0%,13.3%~86.7%,6.7%~53.3%,LT50依次为5.1,5.1和7.7d,第5 d的LC50分别为7.23×108孢子/mL,1.53×108孢子/mL,7.27×109孢子/mL。  相似文献   
98.
[目的]在蝉拟青霉液体深层发酵过程中添加6-苄氨基嘌呤(6-BA)和3-吲哚乙酸2种激素以考察激素对蝉拟青霉代谢途径的影响。[方法]在蝉拟青霉液体发酵培养基中,按照5 mg/L的比例添加激素6-苄氨基嘌呤和3-吲哚乙酸,研究激素对蝉拟青霉液体发酵过程中生物量、胞内总核苷和腺苷合成的影响。[结果]2个试验组在整个发酵过程中生长代谢节奏与对照组间存在一定差异;6-BA试验组和3-吲哚乙酸试验组蝉拟青霉于发酵第3天达到最大生物量,分别为6.135 g/L和5.860 g/L,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9.10%和13.7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试验组比对照组提前24 h达到最大值;6-BA试验组和3-吲哚乙酸试验组胞内总核苷最高含量分别达到18.49 mg/g和16.77 mg/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65.24%和49.87%;6-BA试验组胞内腺苷含量于发酵第4天达到最大值2.32 mg/g,3-吲哚乙酸试验组于第3天达到最大值1.82 mg/g,对照组于发酵第4天胞内腺苷含量达到最大值1.75 mg/g,统计分析后发现6-BA试验组胞内腺苷最高含量显著高于3-吲哚乙酸试验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2种激素在蝉拟青霉液体深层发酵过程中的添加对于提高虫草相关制品品质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说明激素确实会改变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及生长节奏。  相似文献   
99.
以冷驯化的两种梁山慈竹(Dendrocalamus farinosus)体细胞突变体植株及梁山慈竹实生植株为材料,研究了梯度降温处理(依次为4、0、?5、?10和?15℃)对其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实生植株在?5℃胁迫下死亡,而突变体植株No.101-1b和No.101-1c直到?15℃胁迫下才出现死亡。低温胁迫后,突变体植株和实生植株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系统Ⅱ有效光量子产量(YⅡ)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均有降低,下降幅度排序为实生植株>No.101-1b>No.101-1c。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显著高于胁迫前,以No.101-1c表现最为突出。品系和温度2个因素及两者交互作用对叶绿素荧光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总结得出,突变体植株No.101-1c具有较高的耐寒性,本研究可为耐寒梁山慈竹体细胞突变体植株的筛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0.
霍克斯拟青霉菌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克斯拟青霉菌适宜生长温度25℃左右,蛋白胨促进其营养生长,麦芽糖促进其繁殖;菌丝在pH3.5~pH8.4范围内均能生长。分生孢子清水中萌发率较低,偏碱性条件下较易萌发;25℃~30℃适宜萌发;1%蛋白胨及1%葡萄糖促进其萌发;相对湿度33%~93%均能萌发;子囊孢子无菌水中不萌发,1%蛋白胨萌发率27%;偏酸性条件下较易萌发。两类孢子的萌发率与其浓度成反比。并对菌的一些生物学现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